黃精的種植方法比較簡單,通常都是采用種子繁殖和切塊繁殖的方式來進行栽培,選擇土質(zhì)肥厚、疏松、排水性好的地塊種植,保持一個涼爽、通風(fēng)、濕潤的環(huán)境,避免強光直射,定期補充有機肥料,可促進黃精生長發(fā)育,如遇到病蟲害,需及時采取相應(yīng)防治措施。
了解黃精 黃精是藥食同源品種,按性狀不同分為三種,即“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用途非常廣泛,民間有“要想不衰老,黃精可靠”的說法,其意是說食用黃精可使五臟安和,肌肉充盛,骨髓堅強,其力倍增,白發(fā)變黑,齒落再生。 黃精以資源供藥為主,黃精全年可采,主產(chǎn)期集中在11月份到次年3月份。隨著黃精的資源量逐年減少,且恢復(fù)起來較為困難(黃精的根莖生長周期要2-4年,種子繁殖需要長達5-6年左右),其價格逐年上漲。
目前我國黃精年需求量大約4000噸,其中大約70%用于食用,僅30%用于藥用和提取。 藥用方面:黃精以根莖入藥,黃精具有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功能,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等癥狀,對于糖尿病也很有療效。 食用方面:黃精具有、抑制高血糖,以及防治動脈粥樣硬化與肝脂肪浸潤等藥理作用。黃精用來生產(chǎn)保健食品,同時也是飲料的原料,例如泡酒、藥膳(燉湯、煮粥)等等。
黃精的種植方法:
黃精的繁殖方法一般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就是通過種子來繁殖,每年在8月份果實成熟的時候就采收種子,然后將果肉清晰干凈,接著再通過消毒處理,以沙藏的方式埋在沙土里,等待發(fā)芽長成幼苗,然后1~2年后再移栽。
采挖人員少: 目前在農(nóng)村山區(qū),整個村莊都以老人孩子為主,年輕力壯的人多數(shù)進城務(wù)工,每天工資多則300元,少則200元上下,誰還樂意在山區(qū)爬坡受累干又臟又麻煩的挖藥活呢。況且挖藥沒有保障,黃精還要經(jīng)過幾次發(fā)汗蒸熏除皮、炕干,這些工序費工費時,不如打工來的快,經(jīng)濟上又有保障。因此山區(qū)山鄉(xiāng)多數(shù)留守的是老人和兒童。除非有個別認識藥材又得過利益的人才肯干這種營生。
黃精苗床處理要點 1.砂質(zhì)壤土地塊作為苗床地塊。 2.耙細苗床,苗床壟面以應(yīng)該在80~120厘米范圍內(nèi)為宜,太窄浪費土地,太寬不利于種子撒云,和平時的管理。 3.種子撒均勻后要蓋1.5厘米,要均勻的撒濕壟面。 4.后一定要蓋一層枯草或者枯葉保濕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是可以防止暴雨將種子沖出地面,二是可以抑制雜草快手生長,三是有利于防止除草劑的藥害。
種子催芽:在準備播種時,將貯藏的混合物取出,先用機械打磨進行破殼,再將打磨后的種子和沙子混合物一起放入泡沫箱中。保持適宜濕度在78%左右,溫度控制在4度左右,培育4小時,再將溫度調(diào)整到12度培養(yǎng)12小時,接著再調(diào)整到20度培養(yǎng)8小時,后將溫度調(diào)整到30度培養(yǎng)12小時小時,經(jīng)過這樣變溫催芽后,種子即可進行播種。培育種苗:在播種前可用腐殖土5份、河沙2份、椰糠2份的比例配制育苗基質(zhì),再將催芽后的種子撒播在育苗基質(zhì)上,培育時控制溫度在28度左右,濕度在85%左右,同時還要設(shè)施遮陰棚進行遮蔭產(chǎn)量,每隔10天進行拔草,不僅之后即可出芽
種子采集和貯藏 在10月下旬時采集成熟的黃精果實,將其種子取出并現(xiàn)在其中飽滿度高、無病蟲害且直徑達0.25厘米以上的種子。將種子和濕沙混合均勻,他們的比例保持在1:3.5,濕沙的濕度以以手握成團、觸之即散為度,再在背風(fēng)處挖坑,將種子和濕沙混合物燕麥即可。在貯藏時挖的坑深35厘米為宜,坑底要有隔離層,這樣能避免種子在貯藏時發(fā)芽,可以在坑底鋪一層3厘米厚的蛭石層,再在上面鋪一層4厘米的沙層,再用蓖麻葉、雷公藤葉、雷公藤皮、廢次煙葉、枸杞葉在沙層鋪一層5厘米厚的植物層。
種植地塊整理 選擇土壤肥沃,水源良好,疏松的地塊,深翻25厘米以上,留好機耕便道,挖好排水溝。根據(jù)土壤肥力,每畝撒入有機肥500-2000公斤,與土壤混合。 如果是荒山開墾的新地或是林地,在耕地時每畝施入50公斤“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與土壤均勻混合。若地下害蟲多的土地,在耕地時每畝撒入“辛硫磷顆粒劑”2公斤,混合到土里面。按下圖所示起壟,按照1.2米的廂,0.4米的溝起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