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櫧苗適當遮光的葉片其葉綠素相對含量較全光照高,這是因為全光照條件下葉片吸收的過剩光能使得部分激發(fā)態(tài)的葉綠素不能及時通過激發(fā)能傳遞和光化學反應予以猝滅,與環(huán)境中的分子氧反應,生成單線態(tài)氧,引起葉綠素的漂白,從而使得葉綠素含量有所降低。但是如果在光照強度很弱的環(huán)境條件,則有可能不利于葉綠體的發(fā)育,從而導致葉綠素含量下降??鄼饺~片葉綠素相對含量與其所處的光環(huán)境有關。15%生長光強下高,其中9月葉綠素相對含量較高。不同月份苦櫧幼苗葉片光合作用對生長光強的響應有所不同。無論5月與9月,隨著生長光強的降低,大凈光合速率依次降低,其中在9月,生長在全光照條件下的葉片有較高的大凈光合速率,在15%生長光強下葉片大凈光合速率顯著低于全光照和40%生長光強;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也隨著生長光強的降低而下降,說明苦櫧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對生長光強的變化有很強的可塑性。無論是5月與9月,在15%生長光強下苦櫧葉片的顯著全光照,而9月時與全光照差異不顯著,苦櫧生長量及光合生理參數(shù)的試驗研究可以看出:苦櫧能夠成為常綠闊葉林群落的優(yōu)勢樹種在于它對生長光強的適應性,低光環(huán)境下它有較低的光飽和點和光補償點、較大的表觀量子效率和光化學效率以及相對葉綠素含量,證明它有充分利用低光光環(huán)境的潛力,但低光會影響苦櫧苗木的生長。
苦櫧葉子掉落在地上,它們腐爛了以后,不僅可以起到保護水土的作用,而且還能改善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在幾十年前化肥還不普及的時候,農(nóng)民就常用苦櫧葉子自制農(nóng)家肥料。
苦櫧,是殼斗科錐屬植物,果實外部包裹著一層殼斗。所謂殼斗,是由雌花階段的總苞發(fā)育而來的,如我們熟知的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其外層包裹的殼斗完全將其果實包裹其中,像個刺猬一般。而苦櫧外層的殼斗也幾乎全部包被種子,僅露出底部一點。隨著果實的逐漸成熟,苦櫧外層的殼斗逐漸裂開,深褐色的種子從中掉出來。因此,在人們拾取果實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殼斗和種子是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