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柑橘黃龍病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地 |
山東濰坊 |
用途 |
除菌 |
有效成分含量 |
34% |
有效期(月) |
6 |
劑型 |
微粒劑 |
類別 |
有機農藥 |
近很多種植戶發(fā)現自家的很多柑橘葉片發(fā)黃,特別害怕是黃龍病,如果是黃龍病就需要砍樹了,這是種植戶不愿意看到的。到底是黃龍病還是缺素呢,咱們一起來看下。
1、區(qū)別
1.1黃龍病與缺鋅、錳的區(qū)別
缺鋅、缺錳導致的黃梢其下面的基枝和枝條葉片外觀健康、正常,缺鋅缺錳的葉片可單發(fā)生在一個梢上,也可同時發(fā)生在同一個梢上;黃龍病引發(fā)的缺鋅、缺錳癥狀,大多數發(fā)生于黃龍病中后期病樹上,其下基枝葉片大多已呈現斑駁黃化或已黃化脫落,黃龍病導致的葉片常缺少光澤且葉片僵硬,缺鋅癥狀更明顯。
缺錳
缺鋅
黃龍病
1.2黃龍病與缺鐵的區(qū)別
缺鐵的葉片其中脈、側脈、網脈都保持綠色,其余全部黃化;而黃龍病引發(fā)的黃化僅中脈、側脈保持綠色,其余部分都黃化,包括網脈。
1.3黃龍病與缺硼的區(qū)別
缺硼的葉片葉脈腫大、木栓化、爆裂、葉面粗糙、黃化、缺少光澤,葉片質感僵硬,葉尖部向下彎卷;黃龍病導致的葉片除了有缺硼的癥狀,同時還會出現斑駁黃化。
缺硼
黃龍病
1.4黃龍病與缺鎂的區(qū)別
缺鎂的黃化葉片會在葉基部出現一個三角形的綠色區(qū)域,經久不褪;黃龍病導致的黃化葉片不會出現綠色三角區(qū)。
缺鎂
黃龍病
1.5黃龍病與根系莖稈問題的區(qū)別
由根腐病、腳腐病、流膠病、蟲害、環(huán)割等病害或管理引發(fā)的黃化,其中脈和主側脈先黃化,然后沿葉脈向兩側葉肉擴展,一般黃色與綠色斑塊兩者輪廓清晰,分界明顯;而黃龍病導致的黃化是從葉基部開始黃化,然后沿葉脈進行擴展,一般葉脈兩側葉肉退綠不均勻,葉面上黃色、綠色斑塊之間交界不明顯,呈斑駁型黃化。
缺鐵
黃龍病
1.6黃龍病的特特征
黃龍病多發(fā)生在夏秋梢上,當新梢老熟轉綠后,整棵樹上還有幾條新梢不轉綠,葉片呈黃色或黃白色,基枝葉片正常,這就是黃龍??;當果實轉色后,部分果實出現青果、斑駁果和“紅鼻果”這就是黃龍病的表現。
1、防治措施
針對黃龍病我們可能沒有辦法,但缺素缺失我們可以解決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解決辦法。
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果前后施肥,以有機肥(奧土沃3-10斤/株)為主,配合適量平衡型復合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樹勢弱的、黃化的,增施奧農樂2~3斤/株。通過補充有機質和微生物菌的方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幫助根系的擴展和下扎,利于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
有根腐病、腳腐病、樹勢弱的植株用青枯立克100-150倍+大蒜油1000倍+哈茨木霉菌300倍進行灌根2-3次,每次間隔5-7天,殺滅病原菌、補充營養(yǎng)、促進傷口愈合,加速根系生長,幫助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
對流膠和環(huán)割不當的植株,用潰腐靈原液對病斑部位和環(huán)割部位進行涂抹3-5次,每次間隔2-3天,治愈流膠病,加速環(huán)割部位的愈合,增強樹勢,提高抗逆性。
對于生理性缺素導致的葉片黃化可以葉面噴施青枯立克300倍+沃豐素600倍2-3次,每次間隔7-10天,通過葉面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改善缺素癥狀。